找到相关内容1758篇,用时4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四法印讲记(七)

    不断削减,最后完全消尽。 其实,我们这个五蕴身心是刹那灭的现象,刹那刹那都在发生变化,随着自己的起心动念、造作行动,在福德上时时有加减乘除,如果在恶心恶行上造多了,变异积累到一定程度,大的变相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 讲授

    |四法印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6395573827.html
  • 共业招感‧素食致祥

    of sentient beings;从智慧的角度来看,素食是顺应自然的法则,不作伤害物命的恶行,才可以得到化戾气为祥和的善果。Looking at it from a wise point of ...

    韦琪

    |共业招感#8231素食致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0873876.html
  • 弘扬佛教优良传统 共创和谐新世界

    口、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。按照佛教的说法,贪欲是对名声、财物等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;怒是对不合己意的有情生起憎恨,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;愚痴是指愚昧无知、不明事理的一种...

    李玉玲

    |弘扬佛教优良传统|共创和谐新世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03873892.html
  • 般若的两种论式----以龙树四句和智者四句为例

    非得舍此就彼不可,这就使得寻求还  灭的实践性打了折扣。关于这点,我们只要从一些简单的存在事实上  即可显见。如某人之为恶,他也明知正在做一错事,但他仍可执拗地  说我凭什么非得放弃恶行不可,像这种人...

    谢大宁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274037.html
  • 增长五根,悟入实相

    kamma)—行为的结果。我们的善、恶业都会如影随形,即使想摆脱也无法如愿。相信业是你唯一真正的财产,可带来强烈的渴望,热切且彻底地修习佛法。你会了解有益的善行是自己未来快乐的投资,而恶行则会回报在自己...

    班迪达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474073.html
  • 学佛旨趣(下)

    “破戒比丘”的问题。《大方广十轮经》卷第三:“破戒比丘,虽是死人,是戒余力,犹如牛黄,是牛虽死,人故取之,亦如麝香,死后有用,能大利益一切众生;恶行比丘,虽犯禁戒,其戒势力,犹能利益无量天人。”20有...

    昭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24774740.html
  • 从朱熹鬼神观谈三教辨正问题的儒学理论建构

    有理。行正当事人,自不作怪。弃常则妖兴。”[36]   世间若果有不正之鬼神,则或将危害人间或将引小人祭祀以助其恶行,则此事引发之世界观及价值问题的理论效应是很严重的,但朱熹特别重视的,还是这些它在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5574839.html
  • 人生的思考

    具备自己所想具备的那种品质。 人永远是主人,甚至在自己的弱点上及恶行方面也是如此。但在人的弱点及堕落上,他是对他的“家产”管理不当的愚蠢的主人。倘若他能够开始认真思考自己所处的境况,并对自己生存及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62275772.html
  • 《心灵环保》——济群法师

    人人皆有的羞恶之心、是非之心。如果我们能够具备这样的道德意识,止恶行善才会成为自觉的行为,从而进一步唤起意志的力量,来克服人性中存在的诸多弱点。如果我们能够具备这样的人格力量,反躬自省才会成为自发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0576077.html
  • 《破除邪说论》——索达吉堪布

    恶行更加蔓延。所以对一切显现上不如理如法的行为,我们都有权力制止它们的日益泛滥。更何况佛陀也开许并支持对一切谤法者的邪说进行遮止,此点在《宝顶经》中表现得非常明显、清楚:“凡谤法者、破戒者,我开许待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2276320.html